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药酒 > 壮阳药酒配方

细竹篙草

时间:2022-09-15 09:45:55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细竹篙草(学名:Murdannia simplex (Vahl) Brenan)是鸭跖草科、水竹叶属的多年生草本。全株近无毛;根须状,多条等粗,径2-3毫米,密被长绒毛;主茎不育,短缩,有丛生而长的叶,可育茎生主茎基部,主茎的叶丛生,未叶状,蝎尾状聚伞花序数个,组成顶成窄圆锥花序;总苞片膜质,早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苞片早落,萼片浅舟状,花瓣紫色;蒴果卵圆状三棱形,种子褐黑色,具多数白色瘤点,瘤点辐射状排列。

分布于中国、非洲东部、印度至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西、台湾等省。
t016cb6bb0a3692c5cd.jpg
细竹篙草可药用,全草味甘,性凉。凊热凉血、止血;煮熟后可以作猪饲料;还可供观赏;花可制作贺卡。

细竹篙草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概述图参考来源: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细竹篙草

    拉丁学名

    Murdannia simplex (Vahl) Brenan

    别名

    书带水竹叶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粉状胚乳目

    亚目

    鸭跖草亚目

    科

    鸭跖草

    属

    水竹叶

    组

    双籽组

    种

    细竹篙草

    分布区域

    中国、非洲东部、印度、印度尼西亚

    命名者及年代

    (Vahl) Brenan,1952

目录    
1形态特征
2分布范围
    
3主要价值
4种间区别
    
5参考文献
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茎由叶基部发出,数枝丛生,上升,高22-50厘米,节间长,无毛或被短柔毛。叶线形或狭披针形,基生叶丛生,长12-35厘米,宽5-12毫米,茎生叶较少,生于茎的中下部,长3-7厘米,宽6-8毫米,无毛或被细短疏柔毛;叶鞘长1.5-2厘米,被睫毛。蝎尾状聚伞花序数个,组成顶生狭圆锥花序,分枝,花脱落后痕迹很明显;总苞片披针形,果期一般脱落;花在蕾期时下垂,花后上升,梗长5-7毫米,苞片早落,卵圆形,长4毫米,宽3毫米;萼片浅舟状,长卵形,长3-4毫米,宽1.5毫米;花瓣蓝色或紫色,长圆形,长4-5毫米;能育雄蕊2枚,退化雄蕊3枚,花丝无毛;子房长圆形,无毛,花柱线形,长约4毫米。

细竹篙草细竹篙草

多年生草本,全体近无毛。根须状,多条等粗,粗壮,直径2-3毫米,密被长绒毛。主茎不育,短缩,有丛生而长的叶,可育茎由主茎基部发出,单支或2-4支,通常直立,有时上升,高达50厘米。叶在主茎上的丛生,禾叶状,长15-35厘米,宽0.6-1.5厘米;在可育茎上的叶常仅2-3枚,有时多枚,下部的较长,长可达12厘米,上部的较短,有时长仅1厘米。蝎尾状聚伞花序数个,组成顶生狭圆锥花序,整个花序长约5厘米;聚伞花序短,长至2厘米;总苞片膜质,早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不过1厘米;花序梗很短,长至1厘米。花在花蕾时下垂,花后上升;苞片早落,约与萼片等长;花梗在果期长约5毫米,伸直;萼片浅舟状,长约4毫米;花瓣紫色;能育雄蕊2枚,退化雄蕊3枚,花丝被长须毛。蒴果卵圆状三棱形,长4-5毫米。种子褐黑色,具多数白色瘤点,瘤点成以胚盖为中心的辐射状排列。花期4-9月。
折叠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

产勐海、普文、思茅、普洱、富宁、文山、蒙自等地;生于海拔530-2000米的疏林草地及林下。 分布四川、贵州、广东(包括海南)、广西。非洲东部、印度至印度尼西亚也有。

产广东(罗浮山、广州、从化)、香港、海南(崖县)、广西(梧州、昭平、贵县、桂林、鹿寨、宁明、南宁、百色、邕宁、田阳、来宾、平乐)、云南(富宁、砚山、思茅、西双版纳、临沧)、贵州(兴仁、兴义、望谟、安龙)、四川(德昌、汉源、越西、普格)。生于海拔2 700米以下的林下、沼地或湿润的草地、水田边。非洲东部、印度至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非洲东部。
细竹篙草细竹篙草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价值

全草(细竹蒿草):甘,平。凉血,止血,健脾。用于热症,小儿惊风,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痈疮肿毒。
折叠
编辑本段
种间区别

在双籽组中本种以根很粗壮、可育茎直立或上升,节上不生根明显与其他种有别。
折叠
编辑本段
参考文献

Murdannia simplex (Vahl) Brenan in Kew Bull. 186. 1952; Hong in Act. Phytotax. Sin. 12 (4); 474. 1974;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 399.图7628. 1975. --Commelina simplex Vahl, Enum. 2: 177. 1806. --C. sinica (Ker-Gawl. ) Roem. et Schult. , Syst. Veg. Mant. 1 Addend., 376. 1822. --C. longifolia (Hook.) Spreng,, Syst. Veg. (cura post. ) : 25. 1827. --C. hookeri Dietr. , Sp. Pl. 2: 404. 1833, nom. illegit. --Aneilema sinicum ("sinica") Ker-Gawl. in Bot. Reg. 8: Pl. 659. 1822; C. B. Clarke in DC. Monogr. Phanerog. 3: 212. 1881.--A. longifolium Hook. , Exot. Fl. 3. tab. 204. 1827. --A. simplex (Vahl) C. B. Clarke, l. c.; 海南植物志4: 72. 1977.--A. giganteum auct. non (Vahl) R. Br.: C. B. Clarke, l. c., p. p.--Aneilema cavaleriei Levl. et Vant. in Mem. Soc. Nat. Math. Cherb. 35: 389, 1906. --Murdannia sinica (Ker-Gawl. ) Bruckn. in Engl. et Prand, Nat. Pflanzenfam. ed. 2, 15a: 173. 1930.

查看评论

标签: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羊红膻     下一篇:返回列表

评论:细竹篙草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