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中医针灸

针刺后溪治疗急性腰扭伤

时间:2012-06-22 11:07:37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针刺后溪治疗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闪腰岔气”,是因身体在某种运动中突然、瞬间超过腰部功能正常适应范围,造成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急性撕裂伤。

      90%好发部位是腰骶髂关节,以男性青壮年、重体力劳动者、汽车驾驶员、士兵、运动员等为多发人群。临床表现为伤后腰部一侧或两侧持续不减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患者坐下后无力自行起身,需要他人帮助才能站起,腰部弯曲不能挺直,腰脊柱多向患侧倾斜,俯、仰、扭转感困难、深呼吸、咳嗽及用力排便时疼痛加重,个别患者伤后疼痛不重,但休息一夜后腰部剧痛,甚至不能起床。体格检查时可见患者腰部肌肉紧张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医学称急性腰扭伤谓“腰部伤筋”;“暨腰痛”;“瘀血腰痛”。认为是由于外伤或劳动时用力不当伤及腰脊,致使经络受阻,气血不足所致。就如《诸病源候论?腰背痛诸侯》中的“臂腰者,谓率然伤损于腰而致病也。此由损血搏放背脊所为……”所讲的外伤以后产生的腰痛是由于寂血阻滞所造成。

   《金匮冀、卷六》“癌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的论述更是扼要地叙述了本病部分发病的病因、病机。令患者取坐位,将患侧手微微握拳放于桌子上,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后溪穴约0.8施以大幅度提插手法,当针刺处有明显胀痛感时留针并嘱患者带针做缓慢的自行活动腰部,以向疼痛、受限、障碍的方向为主,范围由小到大,待患者觉疼痛、受限、障碍等不适感明显减轻(消失)即可起针,留针时每隔10分钟加强行针一次。一般情况下一次即可治愈,如没彻底痊愈者可连续施治2至3次,每日一次。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该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因穴在第五掌指关节后方,握拳时有如沟渠处而得名。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为同名经,遵中医“同气相求”手足同名经在疾病传变和治疗作用上是互相关联的的原则,针刺后溪穴治疗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经过的腰部扭伤,通过在调气促血行,血行则瘀活,瘀活则肿消痛止基础上配合患者自行活动腰部针状会很快消失。


 

查看评论
上一篇:针灸治疗中风     下一篇:针刺可以辅助治疗脂肪肝

评论:针刺后溪治疗急性腰扭伤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