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中医拔罐
    时间: 2012-06-28

    简介:拔火罐是比较常见的中医疗法,有其严格的禁忌,有以下疾病者不宜拔罐:急性严重疾病、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及接触性传染病;有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骨折、疝气或严重水肿者;局部皮肤过敏、传染病、肿瘤、糜烂者等。另...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28

    简介:拔罐减肥有效吗?拔罐减肥靠谱吗?拔罐减肥的功效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一、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27

    简介:火罐的来源
    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了。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22

    简介:中医教你如何拔罐治感冒 核心提示:拔火罐治感冒主要是通过借助罐体内压,依靠大罐边缘吸附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了经络、穴位,以达祛除外邪,治愈感冒之目的。火罐有许多品种,如水罐、陶罐等。盛产竹子的地方多采用...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22

    简介:拔罐疗法之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发生疼痛,为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发病与受寒、潮湿、损伤及感染有亲;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发病与受...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22

    简介:拔罐疗法之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或骨质增生等而导致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压或刺激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的主要症状为颈肩臂疼痛、僵硬,疼痛可放射至前臂、手指...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22

    简介:拔罐疗法之肩周炎 肩周炎是指遍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滑囊以及关节囊等组织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炎性无菌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逐渐出现患侧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夜间尤甚,亦可为双侧性,日久患侧肩关节甚至上肢...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22

    简介: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多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当,或枕头高低不适或太硬,使颈部肌肉(如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等)过长时间维持在过度伸展位或紧张状态;或因患者事前无准...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22

    简介:耳穴贴豆治疗韧带损伤

    当关节突然遭受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暴力,可使少数纤维被拉断、小关节微动错缝出现韧带损伤,损伤后一般会有小血管不同程度的破裂出现组织内出血,可见到损伤局部青紫、血肿(肿胀)、疼痛、活...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22

    简介:脑出血初期放血很管用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因血压突然升高或单纯动脉硬化、动静脉畸形、血液病等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一种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为特点的中老年疾病之—。由于患者...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22

    简介: 耳穴疗法的依据

    耳穴疗法是由传统针灸医疗体系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通过对集中在小小的耳郭上特定区域(即耳穴)的观察和刺激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据统计该法已被应用于除外伤病、传染病和明显的气质...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22

    简介:刺络拔罐疗痤疮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名“面皰”;“面疱”;“粉刺”;“酒刺”;“毛囊炎”;“暗疮”。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
    浏览全文 >>

    简介:针刺拔罐可治蚊虫叮咬过敏

    夏秋之季最烦人的莫过于无论如何努力去预防但总是无法避免各种蚊虫(特别是蚊子)的叮咬,一旦被蚊虫叮咬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疼,还会出现水肿性丘疹、红斑、丘疹、丘疱疹、...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06

    简介:主要指单纯罐手法,包括闪罐法、留罐法和走罐法。  闪罐法 即在某一部位(如穴位、病灶点)进行反复吸附并立即使之脱落的一种手法。  1.浅吸闪罐法 使罐体吸附在应附的部位上(罐体内吸入皮肤肌肉较浅),立即提拉罐体使之脱...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06

    简介: 走罐法  指罐体吸附肌肤后,用手握着罐体在皮肤上进行移动(前进方向罐体口稍提起、后部边着力肌肤、速度可快可慢,视病情、部位与治疗需要上下左右移动罐体),以皮肤上出现红、紫、黑色斑为度的一种手法。此手法作用力度...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06

    简介:拔罐(吸附)时间  拔罐(吸附)时间原则上应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和拔罐手法不同(如闪罐、留罐、走罐)而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单纯拔罐(吸附)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若以罐体大小而言,罐体大者拔罐(吸附)时间应稍...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06

    简介:拔罐次数与疗程  拔罐次数与疗程主要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皮肤颜色变化而定。 慢性病或一般体质与病情拔罐后皮肤出现红、紫、黑斑者可3~5天拔罐一次或等皮肤红、紫、黑斑完全消褪后再拔罐。 若需...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06

    简介:起罐后的处理  起罐后一般无需进行特殊处理,起罐后被吸附部位局部可涂上“刮痧拔罐润肤剂”,以防干裂疼痛。 天寒时,体弱者应让患者注意拔罐(吸附)处的保暖以免受风寒。拔罐后半小时内拔罐吸附处皮肤忌...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06

    简介:真空拔罐注意事项  1.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尤其对须宽衣暴露皮肤的患者应避开风口以免受凉感冒。
      2.选择好拔罐部位或穴位,一般以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进行拔罐为佳。
      3.拔罐时嘱咐患者不要...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06

    简介:真空拔罐禁忌症  1.高度神经质、狂躁不安、痉挛抽搐以及各种原因不合作者。
      2.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如血友病、紫癜病、咯血以及白血病患者。
      3.中度或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
      4.全身高度浮肿的患者...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6-04

    简介: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少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对人体极为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进入血液循环,就成为具有吞...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5-31

    简介: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可以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两种角度来解说。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5-31

    简介:1、俯卧位:患者俯卧于床上,两臂顺平摆于身体两侧,颌下垫一薄枕。此体位有利于拔治背部、腰部、臀部、双下肢后侧、颈部等处。 2、侧卧位:患者侧卧于床上,同侧的下肢屈曲,对侧的腿自然伸直(如取左侧卧位,则左侧腿屈曲、右侧腿...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5-31

    简介: ①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②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③用火罐...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2-05-31

    简介: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 浏览全文 >>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8 - 2015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