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经络穴位

经络腧穴学:经络系统概貌

时间:2018-06-19 10:03:06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涵义及特点

(一)含义:“奇”有“异”的意思,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而“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等,统称奇经八脉。

“奇”,指奇异的意思,指奇经八脉的分布和作用有异于十二正经。

“奇”,指奇偶,奇经八脉无络属脏腑的表里配偶关系。

(二)特点:(1)奇经八脉不隶属于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2)奇经八脉除任、督二脉有自己的独立腧穴外,其他六条经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与任、督脉之中。(3)奇经八脉的循行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而且与正经在人体多处相互交会,因而奇经八脉有涵蓄十二经气血和调节十二经盛衰的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错,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出于会阴,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各有本经所属穴位。冲脉行于腹部第一侧线,与足少阴经交会。称为“一源三歧”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能调节全身诸阳经之气;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诸阴,可调节全身诸阴经之气。

冲脉

1、冲脉为“经络之海”、“十二经之海”、和“五脏六腑之海”。

2、冲脉为“血海”起着“渗诸阳、灌诸精”,“温肌肉、生毫发”的作用。

3、协同任脉,主胞宫以妊产胎育。《临证指南》:“血海者,即冲脉也,男子藏精,女子系胞。”

思考题:如何理解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

冲脉又称“十二经之海”、“血海”。冲脉的“冲”字,有要冲、要道之义。冲脉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博大深长,其上渗灌于头面各阳经,其下渗灌于下肢各阴经。它起于胞中,主干在身前挟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直冲面上;分支在身后合于督脉,连系诸阳,又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并而下行,贯穿周身,密切联系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由于冲脉血气旺盛,通行上下,为总统诸经气血的要冲,又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之海”。冲脉起于胞中,与妇女月经有密切联系,又有“血海”之称。

带脉

带脉环腰一周状如束带,交会于足少阳等经。

带,在古代多指“官僚贵族腰间系的大带”与带脉横行腰腹之间,回身一周相仿。

带脉作用:“约束诸脉”---约束纵行诸经脉,使起到协调和柔顺作用。

阳跷

跷,“举足行高”,跷脉起于跟中;跷,“活动敏捷”的意思,跷脉主肢体运动。阴阳二跷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二者一动一静,共同调节肢体的运动和眼睑的开合;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部头部,交会足太阳等经。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上及眼部,交会于足少阴等经。

阳维

维,“维系,连结”的意思。

维脉有维系诸阴、诸阳的作用。

阴阳二维,则分别维系六阴和六阳经经气,以维持阴阳经之间的平衡协调。“维络于身”,起溢蓄气血的作用:

阳维维系诸阳经,主一身之表;

阴维维系诸阴经,主一身之里。

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上至肩及头项等部,与足太阳等经相交会。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沿腹第三侧线至颈部,与足少阴、任脉等经相交。

小结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经络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带脉:唯一横行于腰腹部的经脉,总束诸脉;弛缓、痿废诸证。

跷脉:《难经》称“阴络”、“阳络”;司目之开阖、主肢体运动;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

维脉: 主一身之表里;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

奇经八脉的作用

由于奇经和正经在人体多处互相交通,因而奇经八脉有涵蓄十二经气血和调节十二经盛衰的作用,《难经·二十八难》把十二经脉比作“沟渠”,把奇经八脉喻为“湖泽”,即说明了奇经八脉的这一功能。

一、统领作用

二、联络作用

三、调节作用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是“离入出合”。

“离入出合”

即十二经别从同名正经分出的称“离”,又称“别”;而后入走胸腹腔与相关脏腑属络称为“入”;再从相关脏腑上行头项出走体表称“出”;最后阳经经别皆归入本经,阴经经别合入互为表里的阳经称为“合”。这样,十二经别依据阴阳表里关系分为六组,《内经》中称为“六合”。这种“六合”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表里经脉之间在体腔深部的互相联系。

十二经别主要作用

(1)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脏腑)之间的联系。(2)扩大了经穴主治的范围。例如阴经经脉在头项部合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别,这样就加强了阴经经脉同头面部的联系。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有一条络脉,加上脾之大络,称为十五络脉。

分布特点:(1)分布在人体体表,属经脉在体表的联属部分;(2)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背,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

经络中还有许多细小的难以记数的络脉,其中浮于皮肤浅表的能够看到的小络称作“浮络”,即《灵枢·经脉》篇中所说的“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络脉中细小分支称为“孙络”。这些浮络、孙络是络脉的一部分,虽本身细小,但其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

十五络脉主要作用:①加强了十二经脉中阴阳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②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的经脉联系。任脉别络沟通了腹部经气;督脉别络沟通了背部经气;脾之大络沟通了侧胸部经气。

十二经筋

“筋”,《说文解字》解释作“肉之力也”,意指能够产生力量的肌肉;而“腱”是“筋之本”,是筋附着于骨骼的部分。十二经脉及相关络脉中的气血渗灌濡养的筋肉组织称为十二经筋。全身筋肉按经络分布部位分为手足三阴三阳,即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分。

特点:

①有具体的循行路线,多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以十二经脉名称命名。如手太阴经筋。

②均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头面躯干。

十二经筋均起始于四肢末端,过肌肉丰满处,结聚于关节和骨骼周围,某些经筋并结聚在前阴生殖器部位,个别经筋深入体腔内部,但与脏腑无直接属络关系。足三阳经筋均上结于面部,足三阴经筋结于腹部,手三阴经筋结于胸膈上下,手三阳经筋则结于头部,以完成维络全身、联缀四肢百骸,使关节能够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的功能,补充了经脉在体表循行的不足。

十二经筋主要作用:(1)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活动。(2)充实了十二正经在体表的部位。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散布所在。十二皮部主要作用:(1)十二皮部是卫气充沛的领域(2)十二皮部为抗御外邪的屏障。

皮部是经络系统的一部分,是指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位。《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说明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区。它的分布区域也是以十二经在体表的循行范围为依据。不同皮部所出现的病态,与其相关联的经络有密切关系。

皮部处于人体最表浅的部位,外邪可以通过皮肤由表及里,如《素问·皮部论》说:“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这样,皮→络→经→腑→脏,成为疾病传变的层次。

同时,由于有诸内,必形诸外之理,体内的病邪也可以自里达表,反映于皮肤表面,可以用来诊断疾病。如同篇所说:“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等”。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则可推断内部的疾病。临床上的皮肤针、刺络、敷帖等法,都是结合皮部理论的运用。

共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查看评论

评论:经络腧穴学:经络系统概貌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