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脚底穴位图

足反射疗法操作指南

时间:2018-08-11 12:45:39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足疗操作顺序须遵循两点】

1、先左脚,后右脚

2、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

 

【足疗的常用手法】

1、单示指扣拳法:

【适用范围】足底反射区

2、双指钳法:

【适用范围】颈椎反射区、甲状旁腺反射区

足反射疗法操作指南

3、双指扣拳法:

【适用范围】小肠反射区

4、拇指推掌法:

【适用范围】足内侧、足外侧、足背反射区

5、单示指钩掌法:

【适用范围】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

6、双示指刮压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横膈膜反射区

7、双拇指指腹推压法:

【适用范围】肩胛骨反射区、胸反射区

8、拇指腹按压法:

【适用范围】腹股沟、肋骨、上(下)身淋巴腺反射区

 

>>> 附录:脚底反射区

足反射区

1、心脏:位于左足底第四、五跖骨体间,在肺脏反射区下方。

【功用】补心益气,生血。

 

2、肾上腺:位于双足足底第二、三跖骨体之间,距跖骨头近心端一拇指宽处。

【功用】补肾填精,活血祛风,抗休克,抗过敏。

 

3、肾:位于双足足底第二、三跖骨体之间,近跖骨底处(肾上腺反射区下一横指)

【功用】补肾填精,壮阳,温精通脉,醒神开窍,清热利湿,利便通淋。

 

4、输尿管:位于双足足底自肾脏反射区斜向内方,至足舟骨内下方,呈弧形带状区。

【功用】通淋排石,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5、膀胱:位于双足内踝前方,足舟骨下方,踇展肌内缘旁。

【功用】清热泻火,通利小便,解毒。

 

 

 

6、额窦:位于双足10个足趾趾端。

【功用】清热疏风,通络止痛。

【手法】(踇趾)自外侧向内侧横向按摩。(其它足趾头)从趾端向趾根方向按摩。

 

7、垂体:位于双足踇趾趾腹中央部位。

【功用】调节内分泌,平衡阴阳。

 

8、小脑及脑干:位于双足踇趾腹根部靠近第二趾骨处。

【功用】疏经通络,解除紧张,调节身体平衡。

 

9、三叉神经:位于双足踇趾近第二趾的一侧。

【功用】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10、鼻:位于双足踇趾远节趾骨内侧,自踇趾趾腹边缘延伸到踇趾趾甲根部呈L形。

【功用】清热,疏风,通鼻窍。

 

11、头部(大脑):位于双足踇趾的趾腹全部。

【功用】平肝潜阳,清头明目,镇静安神,疏经通络

 

12、颈项:位于双足踇趾趾腹根部横纹处。

【功用】疏经通络,柔颈止痛。

【手法】一手拇指指端施力,由外向内旋转。

 

13、颈椎:位于双足踇趾根部内侧横纹尽头处的凹陷区域,内侧踇趾趾关节前后处。

【功用】疏经活血,通脉。

 

14、血压点:位于双足足底颈项反射区下方正中。

【功用】平衡血压。

 

15、甲状旁腺:位于双足足底内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

【功用】补肾养骨,柔肝养筋。

 

16、甲状腺:位于双足足底踇趾与第二趾蹼处沿第一跖骨头向内呈L形带状。

【功用】调节激素分泌,平衡阴阳。

【手法】由下向上按摩。

 

17、眼:位于双足足底第二趾、第三趾额窦反射区下方至中节趾骨的底面及两侧面。

【功用】清肝,养肝,明目。

 

18、耳:位于双足足底第四、五趾额窦反射区下方至中节趾骨的底面及内、外侧面。

【功用】补肾充耳。

 

19、失眠:位于双足小趾根部内侧1/2及小趾根部掌面靠内侧1/2处。

【功用】安神定心。

 

20、斜方肌:位于双足足底眼、耳反射区下一指,自甲状腺反射区至肩反射区之间,约一拇指宽的横带状。

【功用】疏经通络。

【手法】由外侧向内侧按摩。

 

21、肺及支气管:位于双足足底斜方肌反射区下方一拇指宽处。支气管敏感带自肺反射区的中部向第三足趾延伸。

【功用】补肺益气,清热解毒。

【手法】肺反射区由内向外按摩,对支气管反射区用拇指指端施力。

 

22、心脏

23、脾脏:位于左足底第四、五跖骨体间,心脏反射区下一拇指处。

【功用】健脾化湿,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24、胃:位于双足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约一横指宽。

【功用】降逆和胃,养气止痛。

 

25、胰:位于双足足底第一跖骨体靠近跗跖关节处,胃反射区与十二直肠反射区之间。

【功用】降糖清胰。

 

26、十二指肠:位于双足足底内侧缘第一跗跖关节前方,胰腺反射区后方。

【功用】健脾益胃,消食化积。

 

27、小肠:位于双足足底中部凹入区域,被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反射区所包围。

【功用】消食导滞,健脾行气。

 

28、横结肠:位于双足足底中间,横越足掌成横带状。

【功用】导滞,通便,止泻。

 

29、降结肠:位于左足足底第五跖骨沿骰骨外缘至跟骨前缘,与足外侧平行的竖条状区。

【功用】导滞,通便,止泻。

 

30、乙状结肠及直肠:位于左足足底跟骨前缘呈一横带。

【功用】清热、补虚,通便、消痔止血。

【手法】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按摩。

 

31、肛门:位于左足足底跟骨前缘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的末端,踇展肌外侧缘。

【功用】消痔止血,通便。

 

32、腹腔神经丛:位于双足足底第一到第四跖骨体处,分布在肾脏反射区附近的椭圆形区域。

【功用】调理三焦,提高痛阈。亦有助于镇静、安神。

 

33、失眠点

34、生殖腺:(足底部)位于双足足底足跟中央处。

【功用】补肾益精。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查看评论

标签:足反射区  足疗

相关阅读:

上一篇:足内侧反射区–坐骨神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评论:足反射疗法操作指南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