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图解人体经络穴位养生大全》是一本正文语种为简体中文的书籍。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2年5月1日
开本
16页数
767页目录
1图书信息
2同名书籍
3内容简介
4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图书信息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
浏览全文 >>
简介: 《经络穴位按摩全图解》是2016年09月0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中朝。
经络穴位按摩全图解定价
¥39.80作者
吴中朝出版时间
2016-09-01
开本
16ISBN
978-7-5184-1016-3页数
256目录
1内容简介
2图书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内...
浏览全文 >>
简介:膻中穴的效果 膻中穴具有理气活血通络、调理神经功用和消化系统功用等效果。按摩膻中穴有很好的保健防病祛病的成效。如遇心脏不适,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头晕目眩等症状时,按按膻中穴,可以使症状缓解;工作、日子压力... 浏览全文 >>
简介:《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作品之一,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医治的知道根底,是我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作品,被称为医之鼻祖。 纵观古今,每个人或大或小都会患病,让人非常不解,这些疾病是... 浏览全文 >>
简介: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面为五脏之华”,按摩美容即运用一定手法,作用于面部的穴位,使面部气血流畅,达到美化容颜的目的。现将常用穴位介绍于下:... 浏览全文 >>
简介:交会穴: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特定穴。它不仅能治疗本经病,而且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 浏览全文 >>
简介:人体脏、腑 、气 、血 、筋 、脉 、骨 、髓的精气所汇聚之处的腧穴称 为 “八会穴 ”。... 浏览全文 >>
简介:下合穴是指手三阳穴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六腑下合穴包括足三阳经的合穴以及手三阳经合于足三阳经的3个腧穴。共计6个: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委中穴、... 浏览全文 >>
简介: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共有十六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浏览全文 >>
简介: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将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 浏览全文 >>
简介:络穴的特点及五大功用及井穴的特点及其功用。15络穴的介绍、特定、功效解析、十五络穴歌诀。... 浏览全文 >>
简介: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 浏览全文 >>
简介:分布在胸腹部,其位置大体与相应脏腑所在部相对应,凡分布在胸腹正中任脉经上的募穴为单穴,共6个,凡分布在胸腹正中任脉经两侧其它经脉上的为双穴,共6对。... 浏览全文 >>
简介:背俞穴表,背俞穴位置图,十二背俞穴歌,背俞穴主治疾病和作用。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 寸处。... 浏览全文 >>
简介: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故又称窦氏八穴(见表)。... 浏览全文 >>
简介:找穴位时,如果按压时有明显的酸胀或麻木或疼痛的感觉,这说明找准了穴位。 很多人认为穴位按摩是用来治病的,其实更大的好处在于及时纠正气血经络的不通,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人体穴位功能说明图最大的特色是在穴位图上...
浏览全文 >>
简介:中医常用穴位取穴法相关视频... 浏览全文 >>
简介:由于腧穴有沟通表里的作用,内在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可以反应于体表腧穴,相应的腧穴会出现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凹陷等反应。因此,利用腧穴的这些病理反应可以帮助诊断疾病。腧穴更重要的作用是治疗... 浏览全文 >>
简介:人体穴位图人体腧穴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法有骨度折量法、体表标志法和手指比量法。骨度折量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 浏览全文 >>
简介: 凡具有舒通筋络、散寒祛湿、理气止痛作用,能够治疗筋脉拘急、麻木不仁、风湿痹痛、半身不遂、下肢痿弱等疾病的腧穴,称为舒筋活络穴。 本类腧穴多分布于头面、项背、肩、腰及四肢部,如分布在头面的有足阳明胃经的... 浏览全文 >>
简介: 凡具有祛风除湿、活络止痛、强壮腰膝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因感受风寒湿或风湿热邪气闭阻于四肢,表现为关节冷痛麻木、腰痛膝肿、四肢拘挛等症状的一类腧穴,称为祛风除湿穴。 祛风除湿穴主要分布于肩、髋、膝、躁关节... 浏览全文 >>
简介: 在前面已经分别介绍了利目、利鼻、利耳、利口舌咽喉腧穴,此外还有某些腧穴兼具明目通鼻之力,如足阳明胃经的巨髎穴,足太阳膀胱经的曲差穴和经外奇穴印堂穴等均位于头面部,临床经常与祛风、清热穴配伍可治疗头痛、眩晕... 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