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穴位分类

    简介:《图解人体经络穴位养生大全》是一本正文语种为简体中文的书籍。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2年5月1日
    开本
    16页数
    767页目录
    1图书信息
    2同名书籍
    3内容简介
    4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图书信息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1-11-23

    简介: 《经络穴位按摩全图解》是2016年09月0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中朝。
    经络穴位按摩全图解定价
    ¥39.80作者
    吴中朝出版时间
    2016-09-01
    开本
    16ISBN
    978-7-5184-1016-3页数
    256目录
    1内容简介
    2图书目录
    折叠编辑本段内...
    浏览全文 >>

    简介:膻中穴的效果 膻中穴具有理气活血通络、调理神经功用和消化系统功用等效果。按摩膻中穴有很好的保健防病祛病的成效。如遇心脏不适,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头晕目眩等症状时,按按膻中穴,可以使症状缓解;工作、日子压力... 浏览全文 >>

    简介:《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作品之一,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医治的知道根底,是我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作品,被称为医之鼻祖。 纵观古今,每个人或大或小都会患病,让人非常不解,这些疾病是...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1-04-05

    简介:灸法 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道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效果,经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到达医治疾病和防备保健意图的一种外治办法。拔罐法:应用各种办法扫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 浏览全文 >>

    简介:背俞穴表,背俞穴位置图,十二背俞穴歌,背俞穴主治疾病和作用。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 寸处。... 浏览全文 >>

    简介: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故又称窦氏八穴(见表)。... 浏览全文 >>

    简介:找穴位时,如果按压时有明显的酸胀或麻木或疼痛的感觉,这说明找准了穴位。 很多人认为穴位按摩是用来治病的,其实更大的好处在于及时纠正气血经络的不通,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人体穴位功能说明图最大的特色是在穴位图上...
    浏览全文 >>

    简介:中医常用穴位取穴法相关视频...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3-07-22

    简介:由于腧穴有沟通表里的作用,内在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可以反应于体表腧穴,相应的腧穴会出现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凹陷等反应。因此,利用腧穴的这些病理反应可以帮助诊断疾病。腧穴更重要的作用是治疗...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3-07-22

    简介:人体穴位图人体腧穴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法有骨度折量法、体表标志法和手指比量法。骨度折量法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3-07-20

    简介:  凡具有舒通筋络、散寒祛湿、理气止痛作用,能够治疗筋脉拘急、麻木不仁、风湿痹痛、半身不遂、下肢痿弱等疾病的腧穴,称为舒筋活络穴。  本类腧穴多分布于头面、项背、肩、腰及四肢部,如分布在头面的有足阳明胃经的...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3-07-20

    简介:  凡具有祛风除湿、活络止痛、强壮腰膝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因感受风寒湿或风湿热邪气闭阻于四肢,表现为关节冷痛麻木、腰痛膝肿、四肢拘挛等症状的一类腧穴,称为祛风除湿穴。  祛风除湿穴主要分布于肩、髋、膝、躁关节...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3-07-20

    简介:  在前面已经分别介绍了利目、利鼻、利耳、利口舌咽喉腧穴,此外还有某些腧穴兼具明目通鼻之力,如足阳明胃经的巨髎穴,足太阳膀胱经的曲差穴和经外奇穴印堂穴等均位于头面部,临床经常与祛风、清热穴配伍可治疗头痛、眩晕... 浏览全文 >>

    时间: 2013-07-20

    简介:  利口舌咽喉穴具有利窍通关、疏风泄热之功效,能够通利口舌咽喉诸窍,治疗唇吻强急、牙关紧闭、口噤不语、咽肿喉痹等症。  本类腧穴多分布于头面、颈项部。如头面部的,有隶属于足阳明胃经的颊车穴、大迎穴和足少阳胆... 浏览全文 >>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8 - 2015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