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三阴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冲穴 迎香穴 肾俞穴 血海穴 关元穴 风池穴 中脘穴 阴陵泉穴 肩井穴
人体穴位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经外奇穴

介绍一个与推腹和悸痞有关的穴位——痞根穴

时间:2013-08-25 21:29:56   来源:人体穴位网  作者:www.xuewei360.com

很多朋友在推腹时发现腹部有硬块、肿块。有的软、会移动。有的硬,不能移动,但是会跟心脏一起跳动,按着很疼。这些肿块中医一般称为痞。

痞块的来源有很多种,有气节气郁,食积、痰积,瘀血等等。有的是食物痰液瘀血等东西的积聚物,有的可能是脏腑组织自身的肿大充血。一般说来,右腹部的痞块以食积为多,左腹部的痞块以血块为多。也有的说在右为脾胃积痞,在左为肝积的。痞块在肚脐之上为热证,在下为寒证。肚脐之左为虚证,肚脐之右为实证。寒热错杂的人,位置就不一定了。痞块软的,容易活动的,表示病患比较轻。痞块硬的,不易活动的,病患比较重。当痞块硬到跟有棱角的石头一样硌手时,可能就是癌症了。

它是在人体正气不足、寒热失调、清浊相干、情志内伤、劳损过度、气机紊乱以及气滞血瘀 的情况下,利用腹腔这个薄弱部位,致使邪聚、痰浊、食积、瘀血内停而成痞块。当痞 块内阻,气机更加不畅或闭塞。而痞块之处,不仅该处器官的功能减退或丧失,而且影响着 整个机体的脏腑功能协调及代谢,使人百病发生。

中里老师介绍的推腹法,还有网络上流传的捉悸痞方法,都是对痞证有一定效果的。我自己腹部也有悸痞,最近一直在推腹,按揉痞块。感觉按揉推腹之后确实有一点效果,但是不够明显。相信很多朋友们也有类似的感受,推了很久揉了很久,痞块似乎也没有消除。最近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穴位,叫做痞根穴,貌似可以对腹中痞块有疗效。

痞根穴,看名字就知道跟痞块有关系。它不在十二条经络上,应该算是经外奇穴。它的位置不太好找,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

痞根的准确位置图

查看人体经络挂图的话,它就在后肋下京门穴斜上方。痞根穴的功用是健脾和胃,理气止痛,可以治疗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

可灸可刺。刺灸心法要诀中有云:十二椎下痞根穴,各开三零五分,二穴左右灸七壮,难消痞块可除根。

注释中说:其穴在脊之十二椎下,旁开三半,痞块多在左,则灸左;在右则灸右;如左右俱有,左右俱灸之。

介绍一个与推腹和悸痞有关的穴位——痞根穴介绍一个与推腹和悸痞有关的穴位——痞根穴

  

查看评论

评论:介绍一个与推腹和悸痞有关的穴位——痞根穴

首页 | 高级搜索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 返回顶部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2 - www.xuewei36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穴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