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纸张:字号选择:超大 带图打印打印此页面 返回原文

交会穴 特定穴 交会穴歌诀 视频讲解 打印页面

人体穴位网 www.xuewei360.com    2015-04-25 23:56:42  

交会穴:经穴分类名,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特定穴。

交会穴是指位于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经气相交会合之处的穴法,简称“会”。这类穴位大多分布在头面和躯干部。一般阳经与阳经相交,阴经与阴经相交。经脉之间的交叉会合,可使脉气互通,故交叉穴的治疗作用较广,为临床所常选用,如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所交,能治疗脾经、肝经和肾经的病证。

早在《内经《中已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述,如《灵枢·寒热病》:“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针灸甲乙经》较为全面地记载了全身交会穴94。以后《素问》王冰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聚英》、《类经图翼》、《奇经八脉考》等书又有所补充。其中认识比较一致的,头部交会穴39穴,胸腹部交会穴33穴,背部交会穴17穴,四肢部交会穴9穴,计有98穴。

四肢部各穴,除三阴交指明是交会之外,其他称“郄”、“所生”、“别属”等,实际上与交会意义不同。

经脉“根”于四肢,“结”于头身,所以交会穴大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89穴)。交会经脉数最多(7条)的大椎穴,也位于背部。头部腧穴邻近五官七窍而通于脑,各经交会穴最为集中(39穴)。从交会穴的联系方面来看,阴经多与阴经交会,阳经多与阳经交会;而阴经又通于任脉,阳经又通于督脉。因而说,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

此外,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都交会于十四经中,它们没有本经脉的专属腧穴,其所属腧穴皆为交会穴。计冲脉14穴,带脉3穴,阴维脉8穴,阳维脉15穴,阴跷脉3穴,阳跷脉12穴。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皆不别行,很少与它经交会,所以交会穴不多,仅手太阴和手厥阴在胸部各有一穴分别与足太阴、足少阳交会。足三阴除在小腿内侧部三阴交处交会外,多与任脉在腹部交会,足厥阴还在头顶部与督脉交会(百会)。手三阳经多在头部与足三阳和督脉交会,在腹部与任脉交会。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路线长,别行多,所以交会穴颇多。

经脉交会,说明经脉之间的相互联系,一穴同属数经。结合到腧穴主治方面来看,则可解释腧穴治疗作用的共同性和多样性。它不仅能治疗本经病,而且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

如:下腹部的关元、中极,是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主治泌尿、生殖方面的病症。下肢足三阴经穴位,一般都能主治这方面的病症,就是由于它们与任脉有交会关系。下肢的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能主治脾、肾、肝三经的病症,这又可说明足三阴经穴在治疗作用上存在着一致性。从经脉在躯干部的不同走向和交会,还可分析各经脉在功能和穴位治疗作用上的不同特点。如:足太阴脾经交会于下脘(任脉)、日月(胆经)、期门(肝经)、中府(肺经),其所属穴位能主治脾胃,小腹及胸胁部病症;足少阴肾经交会于长强并上达廉泉,其所属穴位能主治肾、膀胱、腰脊、肺、喉部病症;足厥阴肝经交会于曲骨、冲门、府舍及上达头顶,其所属穴位能主治肝胆、阴部、胁肋及头部病症。

 

交会穴 - 名称

手阳明大肠经:[交会穴]大椎、水沟(督脉),地仓(足阳明),秉风(手太阳)。

足阳明胃经[交会穴] 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足太阴脾经:[交会穴] 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手太阳小肠:[交会穴]大椎(督脉),上脘、中脘(任脉),睛明、大杼、附分(足太阳),和髎(手少阳),瞳子髎(足少阳)。

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曲鬓、率谷、浮白、窍阴、完骨、临泣、环跳(足少阳),神庭、百会、脑户、风府、大椎、陶道(督脉)。

足少阴肾经:[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长强(督脉),关元、中极(任脉)。

手少阳三焦经:[交会穴]秉风、颧髎、听宫(手太阳),瞳子髎、上关、颔厌、悬厘、肩井(足少阳),大椎(督脉)。

足少阳胆经:[交会穴]头维、下关(足阳明),翳风、角孙、和髎(手少阳),听宫、秉风(手太阳),大椎(督脉),章门(足厥阴),上髎、下髎(足太阳),天池(手厥阴)。

足厥阴肝经:[交会穴]三阴交、冲门、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关元(任脉)

阳蹻脉:[交会穴}申脉、仆参(足太阳),跗阳(郄;足太阳),居髎(足少阳),臑俞(手太阳),巨骨、肩髃(手阳明),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睛明(足太阳),风池(足少阳)。

阴蹻脉:[交会穴]照海(足少阴),交信(郄;足少阴),睛明(足太阳)。

阳维脉:[交会穴]金门(足太阳),阳交(郄;足少阳),臑俞(手太阳),天髎(手少阳),肩井(足少阳),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风府、哑门(督脉)。此外,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通于阳维。

阴维脉:[交会穴]筑宾(郄;足少阴),冲门、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期门(足厥阴),天突、廉泉(任脉)。此外,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通于阴维。

 

下一页 特定穴的交会穴 视频讲解

特定穴的交会穴 视频讲解

针灸“特定穴”歌诀

针灸“特定穴”歌诀(1)五输穴、原穴、络穴

五输穴歌

井荥输经合五穴,系由肢端向肘膝,

按其脉气小到大,第一所出为井穴,

二溜为荥三注输,所行为经入为合。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经;

涌泉然谷和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

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是胆经;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十二原穴歌

十二经脉各有原,脏腑原气过止处,

阴经原穴以输代,阳经原穴在输外。

肺原太渊大合谷,脾经太白胃冲阳。

心原神门小腕骨,肾原太溪胱京骨,

心包大陵焦阳池,肝原太冲胆丘墟。

注:大——大肠经;小——小肠经;胱——膀胱经;焦——三焦经。

十五络穴歌

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

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

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

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注:偏——偏历;小——小肠经;焦——三焦经。

 

针灸“特定穴”歌诀(2)募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

十二募穴歌

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募中脘脾章门,焦募石门包膻中。

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

骨会大杼血膈俞,脉会太渊气膻中。

十六郄穴歌

郄犹孔隙义,本是气血聚,病证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逼,胃经是梁丘,脾经地机切,

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寻,三焦会宗列,胆经在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必,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穴。

下合穴歌

手三阳有下合穴,大肠合于上巨虚,

小肠合于下巨虚,三焦合于委阳穴,

膀胱委中胆阳陵,胃合三里治内腑。

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连耳肩。

临泣带脉外眦颊,外关阳维耳后绕。

列缺任脉行肺系,照海阴跷膈喉咙。

 

文章来源:http://www.xuewei360.com/rentixuewei/xueweifenlei/2015-04-25/15575.html
打印纸张:字号选择:超大 带图打印打印此页面 返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