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纸张:字号选择:超大 带图打印打印此页面 返回原文

斑秃之中医针灸方法 打印页面

人体穴位网 www.xuewei360.com    2018-01-08 21:26:50  

斑秃,是以头部突然发生局限性斑状脱发而影响美容的一种病症。本病多发于青年人。秃发斑呈圆形、椭圆形,数目不等,大小不一,而局部皮肤正常,无自觉症状。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和自身免疫及遗传因素有关,而精神因素是诱发及促使加重的原因。现代西医学虽可采用全身治疗(服药)和局部治疗(外用药),但效果不够理想。寻求简便而有效的疗法,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斑秃之中医针灸方法

中医学中,斑秃属于油风范畴,俗称鬼剃头,早在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记载。而清代《医宗金鉴》一书载述了用局部刺络之法治疗本病症,这是针灸治斑秃的最早记述。

现代用针灸之法治疗斑秃,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而从60年代起,采用皮肤针(梅花针或七星针)叩刺局部脱发之区,获效颇佳,一直沿用至今。

为提高治疗效果,有的还将普通的皮肤针改为电梅花针。除此之外,尚应用艾灸、穴位刺血、穴位注射及激光针等法。

采取辨证论治,用毫针刺激,施以补泻手法;以及国外学者在秃发区边缘及周围针刺等,也均有一定效果。通过上千例观察,针灸治疗本病效果基本肯定。近来有些学者提出如能加以心理暗示,则更有助于疗效的提高。其有效率在85%以上。

关于针灸治疗斑秃的机理,也颇受重视。通过甲皱微循环观察,发现绝大部份斑秃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提示微循环功能障碍造成局部毛曩缺血以致脱发。而实验研究证实,电梅花针等法,可使毛囊周围小血管数目增加,促进微循环,使毛球细胞活动增加,达到治疗目的。

一、皮肤针

取穴:

常用穴:阿是穴、阳性反应点、风池穴、百会穴。

备用穴:太渊穴、内关穴、颈部、骶部、腰部。

阿是穴位置:即脱发区(下同)。

阳性反应点位置:多位于脊椎两侧,或为触之有条索状、结节状、疱状软性物等阳性反应物,或为压之有酸麻胀之阳性反应。

操作:

每次阿是穴与风池穴必取。备用穴多取颈腰骶部。以阳性反应点为叩刺重点。针具可用普通皮肤针,亦可用电梅花针。如为单头电梅花针,叩刺前,给病人手握铜棒,双头电梅花针则均由术者掌握。启动开关,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频率70~90次/分。

叩刺方法电梅花针和普通皮肤针相同。首先密刺脱发区,落针均匀,从脱发区边缘开始呈螺旋状向中心绕刺,然后再从不脱发区向脱发区中心绕刺。接着叩刺风池穴或百会穴,在穴位表面0.5~1㎝直径内密刺。依据头皮情况选择刺激量,头皮无明显变化者采用中等刺激量叩刺,使局部充血潮红;头皮轻度发红肿胀者,施以轻叩法;头皮苍白者则宜重叩至少量渗血。刺激次数可逐步自初期的20次左右渐增至40~50次左右。其他穴位叩刺同风池穴。

背部叩刺方法为:由后颈部直至尾骶部叩打脊椎两侧和脊柱正中,反复叩打数遍。各椎体间横刺3下。全部叩打完毕后,为增强疗效可在脱发区涂以复方斑蝥酊。涂后局部有微痛灼热感。皮肤针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为5~7天。

复方斑蝥酊制备:全斑蝥20只、红尖辣椒20~30g、鲜姜30g、水合氯醛50g、樟脑粉10g、甘油50ml、升汞1ml、奎宁粉2g,置于1000ml 75%酒精中。

效果:

疗效标准:痊愈:头发全部长出,头皮厚度恢复正常(5~7mm),头皮温度亦恢复正常(30~34℃);

显效:脱发区80%长出新发,脱发停止,头皮厚度及温度恢复正常;

有效:50%脱发区长出新发,脱发减轻或停止,头皮厚度及温度基本正常;

无效:针刺前后改善不明显。

共治疗1089例,有效率在87.7%~100%之间。其中,电梅花针治疗821例,痊愈742例,显效4例,有效52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97.2%。单纯皮肤针治疗139例,痊愈26例,显效74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1%。

注意事项:

(1)本法为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电梅花针痊愈率较高,但该针具目前未见市售;梅花针法与电梅花针的有效率类似,而痊愈率较低,但方法简便,可由患者自行使用。

(2)本法中所列复方斑蝥酊,制作较为复杂,如家庭自行治疗可配合用新鲜老姜切片涂擦患部,每日2次。

二、体针

取穴:

常用穴:百会穴、头维穴、阿是穴、生发穴、防老穴、健脑穴。

备用穴:翳明穴、上星穴、太阳穴、风池穴、外关穴、天井穴。

生发穴位置:风池穴、风府穴连线中点。

防老穴位置:百会穴后1寸。

健脑穴位置:风池穴下5分。

操作:

每次选2~3个常用穴(阿是穴必选),疗效不显时,酌加备用穴。阿是穴即脱发区,平刺,可透向脱发区中心,防老穴针尖斜向前方,针柄头部与患者头皮平行,沿皮进针1分,针感较大;健脑穴针尖斜向下方,进针2分,此穴在头皮里外处,要恰到好处,过深过浅均影响疗效。风池穴,针尖斜向下方刺入1.0~1.5寸,以得气为度,余穴进针得气后留针。留针时间均为15~20min。每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

效果:

以上法治疗斑秃(包括少量其他脱发)共1345例,痊愈913例(67.8%),显效236例(17.6%),有效127例(9.5%),无效69例(5.1%),总有效率为94.9%。一般治疗二~三个疗程左右。

注意事项:

(1)本法多用新穴,注意取穴位置的正确和针刺技术的掌握。

(2)可配合局部梅花针叩刺以提高疗效。

三、穴位注射

取穴:

常用穴:阿是穴、曲池穴、足三里。

备用穴:头维穴、百会穴、风池穴、脾俞穴。

操作:

药液:维生素B12,三磷酸腺苷。

常用穴每次用1穴(双侧),阿是穴即脱发区,多发性斑秃者,每次选2~3个。效不显时加备用穴1~2对。常用穴用4号针头刺入(阿是穴自脱发区边缘向中心平刺),待病人有胀感,即注入维生素B12注射液(100mg/1ml)0.5ml。备用穴用5号齿科针头,快速刺入,至有得气感后,注入三磷酸腺苷5~10mg(每穴)。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效果:

共治98例,2例为个案,均愈。余96例,痊愈68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7%。

注意事项:

(1)阿是穴位于头皮,进针时较痛,尽可能用4号针头。同时应注意消毒,可先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

(2)著者经验,穴位注射法可与梅花针叩刺交替应用。

四、穴位埋线

取穴

常用穴:阿是穴。

操作:

充分暴露斑秃区,在局麻下以三棱缝合针引0~1号肠线作“十”字埋藏,面积大者作双“十”字埋藏。注意必须埋到斑秃区边缘,线头植入皮下勿外露,用纱布及止血纤维包扎,一般仅治疗一次。

效果:

以上法共治疗60例患者,痊愈5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

注意事项:

(1)本法操作复杂,一般只适用下列患者:久治不愈者;斑秃部位较单一而面积较大者。

(2)由于头部易污染,故应注意术后的消毒措施,预防感染。

五、穴位激光照射

取穴:

常用穴:阿是穴。

操作:

以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波长6328Å,输出功率8mV,光斑直径2㎝,直接照射阿是穴,距离10㎝。每块斑秃照射10min,如为多发性斑秃,每块可照射5min。斑秃面积超过4×4㎝,则分区照射。每日1次,6次后停照1次,30次为一疗程。

效果:

共治90例,结果痊愈64例(71.1%),有效20例(22.2%),无效6例(6.7%),总有效率为93.3%。

注意事项:

(1)本法适用于新发病例,且病灶单一者。据观察,其中无效者均为多发性斑秃。

(2)如以本法治疗一疗程无效者须改用它法。

六、刺血

取穴:

常用穴:委中穴。

操作:

令患者俯卧,腘窝作常规消毒,于委中穴上约4㎝处缚止血带或用指压迫,使委中穴附近浅表小静脉怒张,然后用7号注射针头消毒后,垂直于皮肤进针,至皮下即横刺入血管,深约2~3mm,快速出针,出血量为8~10滴,每隔4~6天1次。两腿可同时刺血,亦可交替进行。

效果:

共治63例各种脱发者,其中斑秃、普秃及全脱者,治愈率为75.7%,总有效率达94%,脂溢性脱发治愈率为38.5%,总有效率为88.4%,

注意事项:

(1)本法对多种不同原因的脱发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对病程超过一年的脱发患者,疗效较低。同时由于本法观察病例尚不多,其确切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2)本法临床使用较为简便,但要求医者消毒严格、操作熟练。

文章来源:http://www.xuewei360.com/rentixuewei/zhenjiuaijiu/17008.html
打印纸张:字号选择:超大 带图打印打印此页面 返回原文